春暖花开
“白嫖成功了?”广西玉林,一情侣恋爱后同居,期间女子向男子转账19.15万元,男子给女子转了22.4万余元,不料,两人分手后,女子多次要求男子还钱,可男子认定是情侣间的赠与,他转的钱更多,气的女子直接把男子告上法庭,法院这样判了!
广西玉林一对情侣分手后账算不清了,女方梁女士说,自己前前后后给男方童先生转了19.15万元,而男方童先生也拿出账本,声称自己转给女方的有22.4万多,看起来似乎还付出得更多。
回到2019年梁女士和童先生恋爱同居,日子过得亲密无间,金钱往来自然也相当频繁,如果只看总数,男方转出的金额确实略高一筹,不过一旦撕开爱情的滤镜,这些转账的性质就清晰多了。
童先生曾屡次以“急用钱”为由向梁女士开口,梁女士出于情分,累计转出了超过12万元的救急款,甚至在童先生买家具钱不够时,她也毫不犹豫地垫付了7万余元,这些可不是空口无凭的“奉献”,当时的聊天记录里,童先生自己说得清清楚楚:“手头宽裕就还”、“算我借的”。
但童先生转给梁女士的钱,不少是“520”、“1314”这类饱含爱意的小额红包,在法律上,这种特殊数字几乎是公认的赠与,而梁女士转出去的,多是3万元、6万元这样的大额整数,没有任何特殊含义。
在一审法庭上梁女士要求童先生归还12.8万元借款、2.1万元家具垫付款,以及一笔4458.63元的网贷利息,但一审法院认为双方没有明确的借贷约定,便将这些款项笼统地视为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,驳回了梁女士的全部诉求。
二审法庭上,梁女士提交了足以扭转局面的新证据,她和童先生的聊天记录里,不仅有“家具钱你先帮我垫上,下月货款回来立刻还你”这样明确的对话,坐实了垫付款的借贷性质;更关键的是,她还曾问过童先生:“上次你借的12万,方便时先还一部分吗?”而童先生在此之后,确实归还了4万余元(这笔钱并非节日或特殊日子的赠与)。
最终法院认定梁女士转账的8.5万元属于借款,因为数额较大且没有特殊含义;垫付的2.1万元家具款有付款和聊天记录为证,应当返还;童先生使用梁女士信用卡产生的4458.63元网贷利息,也理应由他本人承担。
至于那些“520”、“1314”的转账,则依旧被认定为情侣间的赠与无需归还,最终,二审法院撤销了一审判决,判令童先生在扣除已返还的4万余元后,还需向梁女士偿还6.16万余元。
法院判决书上的每一个字似乎都在提醒:恋爱期间的转账,只要有明确的借贷合意,它在法律上就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债务。就像那句略带讽刺的警示:“转账时有多甜蜜,讨债时就有多狼狈。”
